背景链接
“痛文化”原指因喜爱角色而将其形象装饰于物品上的行为(如“痛车”)。《华商痛报》取“痛”之“热爱至深”之意,通过二次元视觉语言与融媒体技术,打造适配Z世代的新型城市文化载体,探索主流媒体年轻化表达的更多可能。
7月27日,西安小寨银泰百货变身二次元文化“次元枢纽”,一场以“一起爱吧”为主题的城市盛典在此举行。作为《华商报》改版28周年系列活动的重磅环节,西部首个都市融媒体二次元“痛报”《华商痛报》首发仪式在此炫彩揭幕。
深耕廿八载:从纸媒到融媒体的进化之路
1997年7月1日,《华商报》改版与香港回归同频发行,这份带着油墨香的“城市存档点”自此扎根西北大地。从2007年触网转型,到2017年APP上线实现“跨服作战”,《华商报》始终秉持“奉献最有价值的新闻和信息”的初心。
作为一份陪伴这座城市走过近三十年的“老朋友”,值此改版28周年之际,《华商报》用一场关于“城市之爱、生活之美、心灵之光”的主题派对,开启了一次打破次元壁的全新尝试——推出《华商痛报》,以二次元文化为切口,叩响Z世代的心灵之门。
“一起爱吧”首站之所以选择二次元,就是因为二次元已经成为文化生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!Z世代对二次元的热爱、创造力和圈层能量,不仅逐渐成为文化消费主力,也正在重新编码文化面貌。二次元早已不只是“兴趣爱好”,而是一种生活方式、一种身份认同,更是一种自我价值的表达。
当《华商报》与二次元相遇,不是降维,而是升维!我们相信,热爱从来不止于表达,更在于一起创造。《华商痛报》不仅是一张报纸,目标也不仅是传播二次元,更要成为新消费趋势的参与者与创造者。一场属于Z世代的能量爆发,正在蓄力中。
破圈时刻:四维空间里的次元破壁实验
7月27日正午,西安小寨银泰百货中庭化作巨型“次元反应炉”。在全场二次元爱好者共同见证下,华商报社和西安小寨银泰百货相关代表,以及知名coser阿一共同完成《华商痛报》的揭幕仪式,宣告西部首个都市融媒体二次元“痛报”正式诞生。这场以“一起爱吧”为名的破壁实验,用最炽热的次元能量献礼《华商报》改版28周年。
值得关注的是,随着《华商痛报》的推出,首个以“痛报”为载体的原创IP人物“陆星野”也带着“记录城市微光”的“时间邮差”身份登场,其限量周边——印有陆星野形象的吧唧(徽章)、挂件等也随《华商痛报》派发给了现场的二次元爱好者。“这不仅是一份报纸,更是可触摸的城市文化符号。”活动现场,00后读者小mo展示着刚领到的吧唧说,“用二次元语言记录城市,让传统媒体变得‘可盐可甜’。”
场景革命:当商业体遇见二次元叙事
作为西北最大的二次元爱好者聚集地,西安小寨银泰百货为本次活动提供了天然的“次元场景”。10位coser手持二次元热爱宣言组成巡游方阵,穿梭于购物中心的动漫主题街区、手办展陈区,引发粉丝跟拍热潮。
西安小寨银泰百货运营总监杨易凡表示:“《华商痛报》的首发,让传统媒体的深度内容与商业体的体验场景形成化学反应,为年轻消费者创造全新的情感联结。”
本次活动的跨界创新是“城市年轻化战略”的重要实践,当“老字号”媒体拥抱二次元,当商业空间成为文化表达的舞台,西安这座历史名城正在展现其包容开放的现代气质。这种创新不仅激活了文化消费,更让城市形象在Z世代圈层中实现“破圈传播”。
未来已来:融媒体时代的情感共振实验
此次尝试是“内容生产者”与“文化生态构建者”的兼容并蓄,在注意力碎片化的时代,《华商报》通过IP化、场景化、游戏化的叙事,将“严肃媒体”的价值观融入年轻人的文化语境,这种“柔性传播”既保持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,又增强了与受众的情感黏性。未来,《华商痛报》将联合更多“次元力量”,在IP共建、文创开发、社群生态、内容运营等方向发力,构建一个有温度、有内容、有态度的全媒体二次元宇宙。
当最后一位coser向观众挥手告别,首期《华商痛报》随夏日微风传递到读者手中。这场跨越28年的媒体进化之旅,此刻化作二次元世界里的一颗“种子”——它既是对华商“与城市共生长”的致敬,更是对“媒体即连接”未来的勇敢叩问。正如活动主题“一起爱吧”所传递的: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,在文字与数据的交叠里,不变的是对城市、对生活、对人间烟火的热爱。这份热爱,终将穿越次元,照亮更多年轻心灵。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牛鸣飞/文 强军/图
来源:华商网-华商报
相关热词搜索:
配资之家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