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美国的军工圈里,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曾是一家响当当的巨头,依靠打造尖端战机和导弹,在世界市场上可是叱咤风云。不过,让人没想到的是,这家公司因为屡次干涉台湾事务,向台湾当局卖武器,结果招来了中国大陆的多次制裁,现在日子过得愈发艰难,逐渐走向衰退。
洛马对台军售可不是突然发生的,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了。这一年,美国就批准向台湾出售150架F-16战斗机,动辄60亿美元呢。这些飞机到目前为止,依旧扮演着台湾“空军”的主力机型,不过,随着时间推移,它们的老化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。
之后,洛马的行动逐步加大了力度。2008年,卖给台湾当局12架P-3C反潜机,总价大概30亿美元左右,还一并带去了爱国者-3导弹系统。到了2010年,又出售了444枚爱国者导弹,价值达31亿美元。
我们政府多次发出警告,可洛马似乎就没当回事,继续照自个儿的节奏来。2020年,洛马还签了个18亿美元的合同,为台湾的F-16进行航电和武器系统升级。到了2024年,美方还打算卖给台湾66架F-16V,单价每架1.2亿美元,总价可能得上百亿,不过这合同推起来可是磕磕绊绊的。从1992年一直到如今,洛马对台军售累计超过200亿美元,占台湾军购的四成多。长久下来,这些买卖让洛马赚得盆满钵满,但同时也埋下了不少隐患。
自2020年以来,大陆就开始了反制行动。7月14日那天,外交部宣布对洛马进行制裁,理由是它涉及台湾导弹的维护合同。到了10月26日,又出台了新措施,限制洛马和中国企业之间的交易往来。
2023年2月16日,商务部把洛马列在不可靠实体清单上,资产也被冻结,相关高管不允许入境。到了2024年5月22日,中国对洛马的部分单位又加大了制裁力度。
2024年6月21日,又对洛马的子公司和高管采取了新一轮的制裁措施。到2025年1月3日,商务部将洛马、雷神、波音等28家美国国防企业加入了限制名单,罚款金额是它们对台出售武器款项的两倍,同时还冻结资产、限制进出口。
这些制裁可不是空谈啊,真真切切影响到了洛马。它们的核心产品F-35战斗机,每架都得用到417公斤的稀土材料,而中国掌控着全球70%的稀土供应和90%的提炼技术。从2023年开始,中国加大了稀土出口的管控力度,洛马只能从澳大利亚、越南等国家找替代品,结果成本涨了5%到8%,质量也还赶不上。
结果啊,F-35的生产进度明显跟不上,2023年的交付平均比预期晚了61天,到了2024年更是拖了238天。美国国防部在2023年拒收了不少F-35,原因主要是零件短缺和性能上的些问题。现在生产线上堆积了450架订单,可实际能交付的不到一半。2023年,洛马的净利润率从2020年的10%降到了4.7%,全年净利润一下子就比去年掉了30%,股价也在一年中跌了超过25%。到了2024年,净销售额还是710亿美元,净利润53亿美元,但这个数字还在持续下滑。2025年第二季度,利润跌了80%,税前亏了16亿美元,股价比去年同期也跌了18.6%。
不仅仅是钱的问题,洛马的国际声誉也出了点儿状况。日本在F-X战机项目上,改跟英国、意大利合作,不再和洛马走得太近,主要是怕得罪中国。韩国也变得小心起来,暂停了一些联合研发。澳大利亚在2024年取消了跟洛马的卫星通信合同,改而购买欧洲制造的产品。而欧洲公司,比如空客,反倒和中国拉得更紧,抢走了不少洛马的市场份额。
盟友们这么动作,主要是担心供应链出问题,再加上中国的反制措施。曾几何时,洛马还嘲笑中国军工技术落后,现在自己因为稀土断供,反而陷入了困境。F-35的升级计划原本定在2026年完成,但推迟到了2031年,没想到花了超过60亿美元的预算。技术上的缺陷也让出动率大打折扣,事故频发,这些飞机如今都成了库存的包袱。
中国大陆对洛马的制裁,并不是一时情急,而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必然选择。台湾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的底线,谁敢轻易触碰,谁就会吃不了兜着走。洛马这些年向台湾出售武器,严重威胁到国家安全,我们通过法律手段、供应链管理和市场准入等多方面措施,取得了明显成效。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,军工企业都离不开国际供应链,洛马一直觉得靠美国可以独占鳌头,但供应链一旦断裂,马上就露出了马脚。
咱们在稀土方面的优势,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而是靠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基础打下的。目前,美国想着自己建立稀土供应链,甩开对咱们的依赖,短时间内不太现实。到2025年,中国还限制了镓、锗等关键材料的出口,这一招儿又把美国的军工企业卡得死死的。像洛马的F-35,用了50磅的钐钴磁铁,这些核心材料基本都得靠咱们中国,想换供应商,简直难如登天。
以前呢,美国把武器卖给台湾当局,抗议的主要声浪也是来自中国,但现在情况变了,直接对相关企业实施制裁,让它们尝到苦头。洛马的窘境,就是技术垄断反噬的典型例子。军工那个产业链原以为能从全球体系中独善其身,结果现实狠狠打了它们一个耳光,证明并不是那么简单。
损害中国利益,总得有点代价。到了2025年1月,中国对28家美国公司祭出了制裁,针对的是美国加码援台的行为。拜登政府在2024年12月刚批准了5.713亿美元的对台军售,结果中国立马展开反制。这一场较量,洛马变成了牺牲品,它的“慢性死亡”还在持续中。
洛马过去一直是世界军工巨头,F-35更是占了美国空军新机总数的80%。不过现在,交付出了点问题,导致客户开始转向其他选择。
整体而言,洛马的净利润逐渐从巅峰走下坡,到了2023年的财报就暴露出不少问题。虽然有稀土替代方案,但效果不太稳定,价格又高得离谱,形成了恶性循环。供应链一旦出问题,生产就难以顺利进行,订单也跟着流失,声誉更是跌到谷底。
在这个彼此紧密联系的世界里,彼此对立只会让局势更糟,合作才是真正的出路。中国发展军工,目的不是为了争夺霸权,而是为了自我保护。洛马过去的三大王牌——F-35、爱国者-3、C-130,现在都遇到了瓶颈期。
F-35隐身技术不错,单架售价大概8000万美元,升级方面有点拖延;爱国者-3的拦截能力能达90%,台湾当局购买了6套,每套售价约10亿美元;C-130实用性强,油耗也算低。洛马对台湾的武器销售已有30年,从最初的试探到现在的挑衅,不断踩线,最终也吃了不少苦头。
中国在稀土资源、市场控制和法律手段上,使得博弈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洛马的“慢性死亡”不是一夕之间的事,而是长期累积的结果。到2025年,制裁范围还会扩大,洛马在中国的业务基本可以说是归零,子公司的收入也会大幅下降。民用航材的销售彻底停滞,高层高管根本进不了中国,合作交易也被打断。这一系列的变化,让洛马在全球的布局乱成了一锅粥。
洛马的问题,源于对中国底线的无视。现在,它的市场优势在减弱,订单堆积如山,成本也快飙到天上去。在全球化的环境里,没有人能独占鳌头。中国通过实际行动,让大家看到了,维护国家权益,既有底气,也有办法。
要是洛马还像以前那样走老路,没准儿败得更快点。
配资之家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